我一直有明显的感觉,60fps的视频比30fps的视频顺滑很多,而且跟快门角度没有关系。30fps不论什么快门角度看起来都明显没有60fps顺滑,只是360度快门看起来糊一点,小角度快门清楚一点但是一顿一顿的。虽然确定60fps比30fps好很多,但一直犹豫有没有必要拍120fps。今天终于做了个双盲实验。我拍了一个8k 120fps的视频,然后渲染成2k 120fps和60fps(不升格,就先加速成60fps后以60fps放映),在iphone的120Hz小屏幕上展示,想看看就算不抠细节,只看运动整体,能不能分辨出来60fps和120fps。结果意外地发现百发百中——在数次实验中,我可以以100%的准确率分辨120fps和60fps的视频。看来继续增加fps真的有用,而且比我想象的更可感。
但是,当我实际开始剪辑拍摄好的120fps视频时,遇到了很多困难。
- 拍摄:无论是佳能R5的4K 120fps还是迅猛龙的8K 120fps,拍摄出来的视频的基准帧率或者说播放的帧率并不是120,而是30或者60。因此,如果他们直接导入剪辑软件,会呈现出一种升格的效果,或者说看起来像慢动作一样。可能是为了避免升格造成的音频的扭曲,这些视频文件的音频都是分开录制的,会有一个额外的wav文件,而不是像其他帧率的拍摄,音频跟视频是完全同步的。对于迅猛龙来说,音频和视频甚至不一样长(音频会长两秒),需要进行额外的裁剪工作。
- 剪辑:因为音频和视频的速度不一样,视频有升格效果,但音频没有,所以不能直接对视频剪辑,否则音频和视频会失去同步。如果想要得到正常的效果,需要先把音频和视频都拖入同一个timeline,然后加速视频,再剪掉音频多出的最后一节,这样音视频就实现了同步。然后再在timeline里进行具体的剪辑。但是,因为整个音视频都在timeline里,所以很多剪辑工具也无法使用,整个步骤非常繁琐。
- 上屏预览:对于Mac用户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对于Windows用户来说,由于色彩管理的复杂性,如果不使用额外的硬件,在Windows上剪辑HDR视频就无法实现所见即所得。一种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名为Blackmagic Remote Monitor的应用程序,它可以将iPhone或iPad作为一个额外的监视器,用于渲染HDR视频调色后的效果。但是,这个应用程序最高只支持60fps,当对120fps的视频进行调色时,它会报错并无法预览。因此,当我们在Windows上对120fps的HDR视频进行调色时,没有办法实现所见即所得。
- 播放:目前,120Hz的显示设备还很少见,主要集中在电竞领域。但是,这些电竞领域的显示器通常只强调高刷新率和低延迟,并不特别强调动态范围和高分辨率等特性。尤其是8K 120fps 10位HDR的显示设备几乎没有。因此,即使我们拍摄了这些视频,也只能在有限的设备上以更低的分辨率进行观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找到了一种使用达芬奇进行剪辑和调色的方法。虽然这个方法有些繁琐,但是浪费的时间相对有限,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流程(有时间我可以拍个演示视频)。
对于拍摄和播放,我们基本上做不了什么,只能使用相机的现有功能将音频和视频分开存储。
- 剪辑:在剪辑时,我们可以将clip的fps设置为120,这样在后续操作中,达芬奇会自动处理视频的长度,无需我们手动加速。然后,我们可以选择对应的音频和视频,选择“音视频同步”,使用timecode进行同步,这会生成一个新的clip。这个clip是一个同步后的多视角视频,其中包含两条音轨。一条音轨是相机拍摄的视频中自带的音轨,也就是没有声音的音轨。另一条音轨是额外生成的一个wav文件。下面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新生成的clip进行正常的剪辑。但是,在默认情况下,它使用的是静音的音轨。所以,在剪辑完成后,我们还需要在timeline中解锁音视频,然后将音频切换到视角2,也就是wav文件。
- 上屏:在上屏方面,我们可以先创建一个60fps的timeline进行正常剪辑。由于clip的fps已经设置为正确的120,所以当我们将clip拖入时,时间是正确的,无需加速,达芬奇会自动进行抽帧或混合。这时,我们就可以正常使用blackmagic remote monitor这个app进行上屏调色。在调色完成后,我们可以创建一个120fps的timeline,将60fps的timeline的所有内容全选复制粘贴过去,然后进行正常的120fps的渲染。
总的来说,我觉得在支持120fps的设备下,120fps相比于60fps的改进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改进比4K到8K的改进更为显著。然而,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几乎没有支持120fps+广色域+高分辨率+高动态+高色准的屏幕。这可能主要是由于DP等接口的传输速率限制。现在,我们只能先进行拍摄和剪辑,等待技术的进步战未来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