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一晚上OpenAI的ChatGPT,有一些关于技术的看法:ChatGPT的核心优势两点:1. 它对交互的目的有了很准确的把握;2. 它可以记住上下文,准确知道你在下一句话说的对上一句话的指代是什么意思。还有第3点是它生成的文本都是符合格式的,比如你要叫它分析东西,他会列12345,叫它写信会知道落款等等。但一方面这个GPT-3已经演示过了,一方面只要解决了第1点(目的的理解),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所以我没有把这一点列入核心优势。
它的弱点主要在,跟这个世界基本上是脱节的。他可以生成大段漂亮的文字,看起来非常自然,但如果真的去看的话,会发现内容上很多错误。比如生成菜谱,有配料表,第一二三步,看起来很正确,但里面的信息都是错的,比如用高压锅腌咸鸭蛋。生成学术论文,有引用格式也正确,但真的去看他的引用文献的话会发现是编出来的,没这篇文章。这也是GPT-3决定的。GPT-3只是一个文本生成模型,他没有自己的知识库。或者从更抽象的程度来说,GPT-3是一个纯统计的模型,不是rule based,它没有任何硬的约束。所以它适合做一些主观题,给出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却不适合当作搜索引擎来使用,查阅客观事实。
这两方面的特质决定了ChatGPT的应用范围。它很擅长通过对话理解人的意图,所以适合用于客服系统等需要大量交互的地方。在这种场合,它的输出不用是具体的文本(可以是一些搜集信息的追问,但不用提供客观事实),而是某个客服话题,来返回一些文档,从而规避各种事实错误的问题。ChatGPT的远景不应当是一个独立的人工智能(standalone AI as is),因为我个人认为GPT-3这种纯粹基于文本生成的统计模型无法解决事实错误的问题。它的出路在于和知识库结合起来,也就是像笨笨的Siri和Alexa那样加入硬性的规则和知识——或者搜索引擎的索引。这样才能解决事实错误这个痛点。当然,如何平衡软的统计规律和硬的规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技术上也有很多可能的路线。这里不具体讨论。总之,ChatGPT在交互方面给了我们很惊艳的启发,甚至可以直接产生商业价值,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光鲜亮丽的回答背后暗藏着一种技术路线的尽头,和一种知识+生成模型的模式的希望。
之前发过文,介绍对ChatGPT的一些思考。总的来说是觉得媒体过分乐观了。不过我个人觉得里面的确藏了一些革命性的东西,但这个革命不是ChatGPT本身。而是一种思潮。为了解释这种思潮,我们需要先退一步,看看NLP的经典任务。NLP是一个比较零散琐碎的领域,有很多任务。比如给一段yelp review,看它是正面的情感还是负面的情感。给一段话,看里面有没有名人名物(named entity)。从2018年开始,NLP基本被Transformer统一,里面又分成两派,BERT和GPT。二者之间的区别远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双向和单向这么简单。二者的训练目标和使用方法是截然不同的。BERT是一种传统的模型,它的训练目标是,给它看很多句子,把这些句子中间的一个词遮住,然后叫它猜这个词是什么。它的使用方法是,在新的应用场景里面用新的数据简单训练(微调,finetune),然后应用。比如上面看yelp review的例子,BERT会看很多很多的文本(不仅限于yelp review),然后得到一个预训练的模型,这一步不需要任何人工标注。然后喂给它yelp review,告诉它这个是正面的,那个是负面的。这样把BERT内部的一些参数进行细微的调整,它就可以完成判断yelp review的态度这样一个任务了。
相比之下,GPT的训练目标是生成一段新的文本。它从头开始训练的目标就是跟人对话。使用方法也是直接跟它对话。比如yelp review这个例子,它在默认情况下甚至不需要看更多的yelp review就可以得到相当好的结果(zero shot learning)。当然你也可以用对话的方式给它看一些例子(叫做instruct),然后它会给出更好的结果。
其实这几年BERT基本上都是比GPT好一截的,因为直接搞一个跟人对话的模型实在是太难了。但从GPT3开始,GPT开始屠榜了,接着又出了ChatGPT,展现出了研究者都很惊讶的上下文理解能力。这里面有一个insight,就是如果想要去完成"理解一件事情"的任务,最好的方法似乎不是去训练一个模型来理解这个东西,而是去训练一个模型来生成这个东西,然后用里面暗藏的逻辑去理解。这个似乎也是合理的,因为我自己就有体会,很多时候以为自己懂了,但真的试图去教别人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完全理解。所以教学相长好像也是合理的。这就是我说的一个应用范式上的革命。
为什么这是个革命呢,这是因为如果纵观这十几年的深度学习的发展,里程碑性质的东西没几个,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我们可以用更多的GPU,更多的数据,训练更大的模型。比如AlexNet用GPU end to end训练,一下好了很多。ResNet解决了梯度爆炸的问题,把层数从10层一下推到了1000层,性能爆炸,到现在ResNet改都是state of the art。NLP那边,受制于LSTM很难并行化,相对进展缓慢,直到Transformer可以大规模并行,一下有了突破。接着就反哺CV,Visual transformer继续屠榜,并且催生出了CLIP,Latent Diffusion这样的现象级模型。所以一个主题是,深度学习牛逼的地方就是,只要你给它更多的数据,更复杂的模型,它就能给你更强的智能。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传统机器学习的饱和的情况。我们这十多年干的事情,就是类似保持摩尔定律,让这个更多数据更多参数的趋势能够持续下去。直到GPT这个东西出现:理解一个东西的最好方法是去生成—这个如果被时间证明真的是正确的道路的话,可能是一个非常根本且重大的发现。这个也不难验证,现在这个观察只在NLP领域成立,CV还没有类似成熟度的研究。所以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CV领域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对于业内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disruptive innovation的机会。
纵观人工智能的进展这么多年的历史,越来越有一个感受,人工智能之所以难只是因为人类太弱鸡。人工智能的定义其实一直在变化。举几个例子:二战的舰炮火控计算机,可以根据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风向,根据物理模型进行快速精确的操作,从而引导舰炮打击目标。这个计算机甚至是纯机械或者机电的,但计算速度和精度都远超人类。这算不算人工智能?如果说给个公式死算不算人工智能,要有逻辑推理能力。那我们再看70年代的四色定理的证明。人类证不出来的数学定理,计算机通过极其复杂的推理证出来了(当时甚至没人能审这个证明过程,因为太长了,拖了好久才确认是对的)。这算不算人工智能?如果说光有推理能力不算人工智能,还得有知识,80年代的专家系统比如Mycin,甚至可以通过决策树的方式来看病开药,而且比普通诊所的医生误诊率都低。有知识,有推理,超越能力,算不算人工智能?它们和我们现在俗称的人工智能差别到底在哪里?我们这些年的发展主要在干啥了?
如果回到现代,看看现代的潮流:机器视觉希望让电脑看懂照片,自然语言处理希望让电脑看懂文字,语音识别希望让电脑听懂声音。仿佛只有这些才算人工智能。这些问题有个特点:都是人类擅长计算机不擅长的东西。当然这个计算机不擅长的界限这么多年一直在变,比如前面提到的证明数学定理,用决策树问诊,好像电脑一旦能做出来这些就又不算人工智能了。但最后剩下的这几个计算机的老大难问题,仔细看看其实都是人类的缺陷。
举个例子,为什么理解一张照片很难?一个重要原因是相机有两大先天缺陷,第一是拍出来是二维图像,天生丢了一个维度,第二是仅限可见光,又丢了无数信息。所以造成了很多歧义。为什么理解语言很难?也是因为有很多歧义,自然语言处理搞了几十年的问题,怎么判断用户说的苹果到底是苹果电脑还是苹果这个水果,这句话中间的"它",到底指代的是什么。这完全就是语言的落后性决定的,如果重新定义单词表不搞这些同义词不搞缩略指代,搞成类似脚注的形式,这个问题就会容易很多。而这个语言的落后性,又是因为人类阅读和说话的声音局限的,带宽太低了才要用奇技淫巧在语言上做文章。所以你看现在定义的人工智能为什么难,完全是因为人类弱鸡。要是真有个AI机器人有深度传感器,有多波段相机,有为高带宽通信专门设计的语言和知识,这些视觉理解语言理解根本就不是问题。我要是AI都要感叹,扶不起来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