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飞思XT——一些关于645d中幅的实验(一)


本文是《Phase One XT系列》系列的一部分:


飞思最近发布了一款便携相机XT. 基本上就是一个电子版ALPA+自家的镜头+自家后背。颜值很高,看得我口水不止。同时作为一个老法师,数毛是创意的源泉。之前为了达到高分辨率,弄了个接片后背,分辨率的确上去了,但限制还是很多。比如只能拍静态场景,非常静态的那种,有云的都不行。还有大画幅相机5斤重,搬来搬去还是很烦。飞思XT的出现一下解决了我旅拍数毛的需求,同时也能和那帮拿着徕卡甚至4433哈苏的妖艳贱货拉开差距。所以我非常愉快地拨通了飞思的电话,然后知道了这个相机多少钱。。嘛,也就是一部宝马的价格,没多少钱。。在下告辞!

Official image

图片来源

所以我就进入了山寨的思维模式。。其实你把XT分拆开,主要就三个部分,罗敦司德的镜头,快拍机身,和645d后背。其中每个部分都有定制化,比如镜头带有飞思自己的电子快门,快拍机身有数字接口,后背是最新款的4代1.5亿像素的机身。这样保证了整个用户体验是完整数码化的,但也意味着不能自己折腾,比如快拍机身只能shift,不能tilt。后背买套机的话不能换成彩虹背。所以有思想的人肯定不会买!绝对不是钱的问题!

回到山寨的话题。所以其实如果都用第三方方案的话,虽然因为数码接口的问题没办法有完整的数码方案,但应该也是可以实现便携这个需求的。经过简单的搜索就可以发现,cambo金宝有一个WRC-400机身感觉就是XT机身的前身。长得很像,大小相近,重量相近(1斤左右),连镜头接口都一样。。然后这货卖2000刀,虽然还是不便宜但已经是XT机身的1/3了。再不行我们还可以3D打印嘛,虽然这样大概率需要牺牲掉移轴功能了。然后看镜头,理论上只要能覆盖645d像场的镜头都可以。我有一堆大画幅镜头,有个72mm还正好差不多是645d的标头,完美。所以其实只要一个后背,就可以山寨一个XT了!

最新的后背还是很贵的,即使是二手3代1亿像素彩虹背,ebay上也要25000美元左右,实在买不起。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更早期的机器。比如十几年前的P45+就挺不错,CCD的机器,4000万像素。现在ebay只要2000+美元就能买到。八年前的IQ180就更好了,参数全面提升,但ebay上要6000-10000不等还真是保值。。结果在我调研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个哥们卖他的IQ180,这哥们关键字填的有些问题导致ebay分词失败,所以他的拍卖用IQ180做关键字也搜不到,phaseone也搜不到,我狗屎运看到以后直接用远低于市场价的底价拍到了。。捡了个很大的便宜。。意外地开始了XT山寨之旅。

My Phase One XT based on Graflex

采用graflex作为机身的寨版XT

我的第一步适配用的是graflex大画幅胶片相机作为机身,这样就可以直接用大画幅的镜头和镜头板了。我的后背是哈苏H卡口,需要一个弹簧组件来卡住,所以不能直接打印。买了一个金属件的哈苏H卡口,然后打印一个转接板接到graflock后背上面搞定。看上去非常完美了,但在一个意外的地方卡住了。。快门。

2011年是没有电子快门这种东西的,数码后背也没有帘幕快门。那正常的商业摄影师怎么使用数码后背进行拍摄呢?比如哈苏H平台,它的镜头上有触点,机身前端有触点连接镜头,机身后端有触点连接后背,然后机身上有一个快门按钮。按下按钮以后,电子系统通过触点通知后背做好准备,然后通知镜头的镜间快门释放,然后告知后背曝光的时间。整个过程都是机身来完成的。我这个山寨机身,连电池都没有,触点就就更不要想了,这可咋整?

但是不对啊,ALPA在FPS出现之前也是没有电子组件的,那那帮土豪是怎么解决的?调研之后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大中画幅镜头用的都是镜间快门,然后这些快门在配合闪光灯使用的时候也是需要告诉闪光灯什么时候引闪的。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在快门里面有一个线圈,在快门释放的时候会通过这个线圈用电磁感应触发一个电脉冲。这个脉冲暴露在快门上面一个接口上。闪光灯通过这个接口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引闪了。当快门完全闭合的时候,脉冲就结束了。然后飞思有一个端口可以通过转接线连上快门上这个闪光灯的接口,就可以通过这个脉冲来判断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曝光。里面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引闪的时机(X和M模式),一段还是两段式快门线,就不赘述了。上图中像电话线那样的东西就是这个快门线。

所以这样就可以真的开始拍摄了。这是样张:

Sample photo

100% crop

100%放大

4x5 film 100% crop

4x5大画幅胶片100%放大,Ektar100

可以看到和大画幅胶片相比,细节上还是不弱的(胶片的对焦没有液晶屏100%放大对焦,不是特别准)。而且CCD的机器色彩是真的毒。但可能因为光线的关系,立体感和影调还是差了一些。总之我觉得这个配置在画质上是可以和4x5一战的,但是方便了很多。但现在的问题在于,graflex虽然已经是最轻的大画幅之一,但还是有5斤重。。每次出门背着总觉得要死了。。有没有可能变得更轻呢?

所以3D打印就上场了。直接根据镜头的法兰距打印了一个机身,比大画幅小多了。因为自己打印,所以可以随便配组件,比如可以装0号快门的helicoid对焦器,以及可以直接把我的球头对应的鸠尾板(dovetail)打印在机身上,这样就不用每次快装板拧来拧去了。最终一下把机身的重量降低到了150g。这下真的是可以旅行的机器了。甚至可以直接装在星野赤道仪上。

3D printed body

采用自己3D打印的机身的寨版XT

接下来在dalao的建议下试着转接了135的一些镜头,比如Leica R 100/2.8。直接打印一个Leica R到0号镜头的转接环,怼到Graflex上拉倒。但遗憾的是因为135镜头的法兰距还是比较短,我这个机器装的又不是广角皮腔,所以一直合不了焦。。只能看看以后直接打印机身试试了。

Adapt to a Leica R lens

徕卡R镜头转接645d后背

总之他们有钱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还是我们穷人有意思。我们的寨版可能镜头分辨率差一些,后背素质差一些,没有数码控制,不能移轴,但价格是XT原价的5%不到,还要什么自行车。而且这个素质的差距也不是代差,吊打全幅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下图是全幅相机的100%放大)。而且我订的WRC-400机身终于发货了,定做的镜头板也在香港制作中,未来还是可以拿出去移轴的!

Comparison with full frame 全幅相机的100%放大

所以最终感受就是3D打印机真是垃圾佬必备。。

Comments